015年底,中國冷鏈物流聯盟秘書處做了一項抽樣調研,概括總結了2015冷鏈物流運行狀況與2016發展趨勢。調研內容主要包括三部分,分別是冷鏈物流金字塔客戶分類、全國各地冷庫租賃價格、冷藏運輸車輛營運情況,并預測了2016年五大發展趨勢。本次調研的相關數據、數值不是絕對值,都是根據企業提供數據綜合測算之后的平均值,僅作為參考資料,不建議定性為價格指數。
2015年冷鏈物流運行現狀
一、冷鏈物流金字塔客戶分類
冷鏈物流“金字塔型客戶”分為七層,塔頂客戶為高附加值的醫藥、餐飲連鎖、快消品類,冷鏈物流多數采取外包形式;向下為工業制品和加工型乳制品、速凍米面食品類,也是冷鏈物流競爭最佳激烈的市場;然后是食材型禽肉和水產類,塔底型客戶為果蔬、農產品類。
圖1冷鏈物流金字塔客戶分類
二、全國各地冷庫租賃價格抽樣調研數據
表1 全國各地冷庫租賃價格抽樣調研數據
全國各地冷庫租賃價格抽樣調研數據見表1。經調研,得出結論如下:
1. -18℃冷庫租賃價格最貴,-18℃的冷庫數量最多;
2.部分地區冷庫租賃價格每天每噸收費達4元以上,電商、保稅、商檢、包倉類型冷庫收費能達到5元;
3.季節性強的地區冷庫租賃價格反差更大;
4.全國冷庫全年耗電量約是全社會一天的用電量;
5.運營良好的冷庫使用率達到80~90%。
三、全國冷藏運輸車輛營運情況抽樣調研數據
全國冷藏運輸車輛營運情況抽樣調研數據見圖2。
圖2 全國冷藏運輸車輛營運情況抽樣調研數據
2016年冷鏈物流發展趨勢
首先對冷鏈物流行業發展趨勢的最大猜想,就是冷鏈物流企業會演變為科技公司、生活服務類大數據運營公司,會成為最盈利的行業之一,也是實現新經濟人群消費體驗的行業之一,成為受人重視的行業。其次是冷鏈物流企業在分銷、貿易、純物流企業之間徘徊思考。最后是受互聯網+趨勢影響,冷鏈物流企業可以通過科技手段和大數據抓取,提前分析、預測、決策、調控物流行為,實現運輸線路、車型、空載配貨、誠信體系的智能化運營管理。具體來說有以下五大發展趨勢:
一、冷鏈物流市場依然保持快速增長
三大因素促進冷鏈物流市場穩步快速增長,預計未來3-5年年均增速21%。
因素之一是國際化。國內自貿區試點擴大,進口生鮮品類和數量大幅提升,APEC后亞太自貿區取得更大突破,進而帶來新機遇,目前中韓和中澳自貿區已經取得實質性進展。
因素之二是標準化。國內人均消費力提升,對生鮮食品品質要求提高,對冷鏈標準認知加強,國內法規和監管措施將進一步完善,加之配套基礎設施的升級加快冷鏈行業健康發展。
因素之三是農村市場。農村市場需求激活,以及農產品進城、出口,將進一步刺激冷鏈物流的發展。
二、生鮮電商推動冷鏈物流模式升級
電商國際化加快國內冷鏈服務的國際化對接,國際生鮮品牌進入國內市場,對綜合服務能力要求提高,具有分銷職能的冷鏈供應鏈類型的企業快速崛起。國內冷鏈企業開始跟隨國家戰略逐漸走出國門,跨境收購成為一種新動向。電商下鄉推動冷鏈下鄉新思維,城鄉交界的冷庫建設迎來大的發展機遇,農產品進城、出口需求加快F2C模式的發展。生鮮產品深加工和品牌建設提上日程,類似陽澄湖大閘蟹、東北五常大米、褚橙類產品等生鮮品牌將增多。
三、跨界競爭呈現更加多元化的特征
新的競爭者不斷涌現。歷年冷鏈50強企業結構特征分析,除了制造企業直接切入、傳統物流企業切入、電商企業切入外,貿易企業(生鮮進口貿易的貿易企業和貨代企業等)、制冷設備企業已經高調進入冷鏈物流行業,相信后面還會有跟進者。冷鏈物流的服務形態將更加多元化。圍繞傳統冷鏈業務(如冷鏈干線運輸、冷庫、冷鏈宅配等)展開的服務,如冷鏈包裝產業、冷鏈認證服務(產品溯源、供應商等級評定)、生鮮產品交易中心建設、IT技術企業(溫度、濕度等全程質量監控)等全產業鏈構建正在形成。
四、資本對冷鏈物流影響出現新趨勢
傳統擴大規模與提升服務的投資模式依然會繼續。圍繞產業生態布局的資本也將出現,如類似國家冷鏈行業發展基金,致力于投資冷鏈基礎設施相關的內容,如包裝技術、質量監控系統以及行業標準構建等。資本助力國內冷鏈企業進行跨境收購。
五、技術革新助力冷鏈物流標準落地
制冷、食品速凍、冷庫自動化、包裝等技術發展助力冷鏈服務質量和效率提升。互聯網的應用倒逼冷鏈物流標準落地,生鮮電商的競爭使得冷鏈服務標準越來越透明化、標準化,移動二維碼等的應用使得標準動態監控成為可能。
|